特約記者 李華敏 通訊員 周彥濤 胡祥勝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11月07日10版)
  10月28日,冒著綿綿細雨,筆者跟隨303醫院博士醫療隊的大巴車一路顛簸,來到了廣西最偏遠的巴馬山區巴納村進行巡診。
  進了村子,車剛停下,一位耄耋老人就上前來,拉住醫療隊長李紅政的手。知道醫療隊要來,他專門為大家煮了10多個雞蛋,一直站在屋前焦急地等候著。
  老人名叫黃玉松,一個人生活多年,飽受高血壓、血管硬化等疾病困擾,幾年前303醫院博士醫療隊開始定期到這裡巡診,經過他們的治療,老人的病情逐漸好轉。
  巡診的帳篷搭起來後,村民們排成長隊來看病。
  心血管內科主任趙子粼耐心細緻地為一位老人檢查後,告訴他:“大爺,您的血壓、心肺都正常。”老人高興地合不攏嘴。
  巴納村是醫療隊這次巡診的第一個村,村民們生活困難,村裡流傳著“救護車一響,一頭豬白養”、“做個闌尾炎,白耕一年田”的順口溜,“小病拖,大病磨,眼看不行請巫婆”是這裡的真實寫照。博士醫療隊定期到這裡巡診已有6年時間。
  “他們每個月都來一次,挨家挨戶給我們量血壓、測體溫、送藥品。”村民張玉秀感激地說。
  村民陳雙江患雙側股骨頭壞死,失去了勞動能力。醫療隊成員、骨科主任林舟丹為他實施了“雙側全髖關節置換”手術,並跟蹤治療。半年後,他就能下地幹活兒了。村民們說,有了博士醫療隊,大家足不出戶就看上了“專家號”。
  巡診完巴納村,醫療隊繼續趕往大山深處。
  醫療隊領隊、醫院院長趙東海介紹,“303醫院博士醫療隊”成立6年來,跑遍了800多個鄉鎮、1940多個自然村和體系部隊所有邊海防哨所、站點,行程6.2萬公里,義診軍民7.2萬人,發放免費藥品價值448.2萬元。
  汽車在“S”型的山路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,來到被稱為“雲端之上村”的納西村。道路太窄了,隊員們只好頂著風雨下車步行。
  醫療隊員蔡文娥博士給村裡的朱阿婆帶來了一份“禮物”——自己研製的新藥“龍眼參”。
  “研製這個新藥有您一半功勞。”蔡文娥對眼前的這位壯族老人充滿了感激。前年,蔡文娥在為朱阿婆治病時,發現阿婆家裡一種叫玉郎傘的民間用藥,對提高人體免疫力有特殊療效。
  返回醫院後,她與地方專家合作,申請了一個“廣西民族特色藥材玉郎傘的應用基礎研究”項目。後來,這個項目獲得第十屆中國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。目前,由這種民間用藥改良的新藥“龍眼參”在廣西地區已被廣泛應用於提高人體免疫力、預防衰老和治療老年痴獃。
  為了節約時間,隊員們在納西村分頭行動。在村衛生所,醫療隊員趙子粼博士正在為幾名赤腳醫生進行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第六講》的輔導授課,幫助他們考取執業醫師資格證。
  巴納村衛生所的醫生李立順說,上半年醫療隊安排他到303醫院學習進修了3個月,豐富了他的臨床經驗和醫療技能。
  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。”趙子粼說,醫療隊憑藉自身的技術優勢,每年利用巡診分片區舉辦鄉村醫生培訓班,6年來培養醫療骨幹2500多名,幫扶鄉村衛生所150多個。
  天色漸晚,謝絕了鄉親們的一再輓留,隊員們整理裝備又上路了,他們要趕在天黑之前到達十萬大山深處下一個巡診點。  (原標題:十萬大山裡來了博士醫療隊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n45lnwsq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